長篇科幻小說《三體》中,人類為抵抗外星文明種群三體人的入侵,成立了行星防御理事會,這個組織后來演變為太陽系艦隊的最高指揮機構??上в捎诘厍蚺c三體文明的科技代差,太陽系艦隊幾乎全軍覆沒,地球陷入混亂。
現實中,2021年10月23日,第一屆全國行星防御大會在廣西桂林召開。盡管在距離太陽系4光年外真的發現了半人馬座α星的三體星系,但人類目前對遙遠的系外行星還知之甚少。全國行星防御大會的研討對象是潛在危險更為緊迫的近地小行星。
僅2021年,近地小行星飛掠事件就發生了1074次,科學家觀測到有21顆小行星進入大氣層。小行星飛行速度快,撞擊能量大,給人類造成了極大威脅。
今年4月24日中國航天日當天,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艷華在媒體上表示,中國將著手組建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統,共同應對近地小行星撞擊的威脅,為保護地球和人類安全貢獻中國力量。
“殺手”小行星
2029年4月13日,在這個平凡的周五晚上,不出意外的話,一顆曾被視為“最具潛在危險的小行星”阿波菲斯將從北京上空自東南向西南劃過。如果沒有烏云遮擋,肉眼便能看到,當阿波菲斯再度回歸地平線時,其亮度將達到最高。
這顆直徑約為325米的小行星正以每秒30多千米的速度繞著太陽公轉,它的軌道半長軸小于1個天文單位(AU),即小于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每當這顆小行星接近和離開太陽時,其軌道都會與地球軌道相交。一旦發生撞擊,將釋放出相當于15.3億噸TNT炸藥爆炸時的能量,威力相當于“小男孩”原子彈爆炸時的十萬倍。
2004年6月19日,夏威夷大學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基特峰國立天文臺的研究人員發現了這顆小行星,該研究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贊助。隨后半年,科學家對這顆小行星進行了近200次觀測。經計算,這顆小行星有1/450的可能性將于2029年撞擊地球,它也因此得名“阿波菲斯”(古埃及黑暗、混亂和破壞之神),它的中文名稱更為言簡意賅——毀神星。
后經反復計算,NASA在2004年12月28日宣布,排除這顆小行星與地球相撞的可能。不過,阿波菲斯飛越地球時,離地表最近距離僅有3.84萬千米,不到地月平均距離的1/10。
小行星,指的是沿橢圓軌道圍繞太陽公轉的自然形成的固態小天體。天文學家認為,它們由太陽系形成過程中沒有形成行星的殘留物質演變而來,有人干脆稱小行星為“太陽系碎片”。
至于小行星的大小,國際上并沒有統一定義。NASA將小行星尺寸下限定為“直徑1米”,也有觀點認為最小直徑為10米。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焦維新解釋說,因為只有直徑10米以上的小天體在進入地球大氣層時才不會被燃燒殆盡。截至1990年,直徑約945千米的谷神星被認為是太陽系最大的小行星,不過它現在被重新定義為“太陽系中最小的矮行星”。
如果將太陽系八大行星的公轉軌道畫成同心圓,絕大多數小行星分布在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這個區域也被稱為主小行星帶,谷神星就是其中最亮的一顆。目前有98.5%的小行星在主帶被發現,其中已被編號的就有120437顆。
而對地球有撞擊威脅的主要是近地小行星,即公轉軌道與地球軌道相交或距離非常近的小行星。
當小行星與地球的最小軌道交會距離小于等于0.05AU,絕對星等小于等于22時,便被視為“對地球有潛在危險的小行星(PHAs)”。絕對星等是用來比較天體不受距離影響的光度的單位,絕對星等值越小,星星就越亮,通常體積也越大,一旦發生撞擊,造成的危害也就越大。
2022-05-09 14:24:34
2022-05-09 14:57:33
2022-05-09 14:45:25
2022-05-09 14:51:40
2022-05-09 14:13:08
2022-05-09 14:30:26
2022-05-09 12:16:51
2022-05-09 10:58:46
2022-05-09 11:40:15
2022-05-09 11:50:37
2022-05-09 10:48:10
2022-05-08 16:00:07
2022-05-08 15:46:29
2022-05-08 16:20:12
2022-05-08 16:25:23
2022-05-08 16:41:40
2022-05-08 16:06:05
2022-05-07 13:47:23
2022-05-07 14:01:15
2022-05-07 14:12:13
2022-05-07 13:56:27
2022-05-07 13:28:25
2022-05-07 13:09:34
2022-05-07 13:01:07
2022-05-07 13:3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