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西方像制裁俄羅斯那樣制裁中國,中國能承受得住嗎?西方又會付出什么樣的代價呢?
近日,美國華盛頓的知名鷹派智庫“大西洋理事會”刊登了一篇評論文章,就上述這些問題給出了一番簡單推演。但這番推演的結果,卻已經足夠驚人。
這篇文章是由美籍亞裔的經濟學家Hung Tran撰寫的。在文章的開篇處,他表示他之所以會對西方全面制裁中國的場景以及后果進行一番推演,是因為目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正在對俄羅斯從銀行到企業再到個人實施的全面制裁——尤其是西方對俄羅斯央行的封殺以及對其6300億美元外匯儲備中大部分資產的凍結。
Hung Tran表示,俄羅斯的遭遇很自然地令人們將視線投向了中國——比如,倘若北京決定出兵統一臺灣,西方有沒有可能也對中國施加與俄羅斯相似的這種制裁呢?
不過,Hung Tran緊接著表示,由于中國的經濟體量是俄羅斯的十倍還多,與全球經濟體系和金融體系的整合度也更高,如果西方對中國實施那樣的制裁,這將產生的后果會比目前制裁俄羅斯的后果要嚴重得多。
不僅如此,他還認為,中國經濟體量的龐大和與全球經濟金融體系的密切關系,也令中國擁有著更多反擊西方制裁的手段。
接下來,Hung Tran開始通過一番推演,計算起了西方對中國發起全面制裁,以及中國對西方的反擊,所將給雙方帶來的傷害和損失的規模。
他首先列出了一些中國方面可能會直接被西方針對的資產,比如中國人民銀行持有的由主流外匯、美國國債等資產構成的3.2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中國企業在美國1450億美元的直接投資以及在歐盟的830億美元的直接投資等等。
在中方的回擊方面,Hung Tran推演說,如果上述這些外匯儲備和企業資產被凍結,那么中方可以將外國在中國大約1.9萬億的直接投資中來自美國和西方的大部分收歸國有,也可以凍結被外國投資者持有的超過1.2萬億的中國國內市場上的股票和債券。
除此之外,中國還可以效仿俄羅斯,以“受西方制裁影響所以無法還債”為由,拒絕償還由中國的實體機構和部分主權債務構成的2.7萬億美元的外債。
而如果中方與外方的合同中有諸如“不可抗力”這樣的條款,中國亦可以動用該條款拒絕還債。Hung Tran認為,如果中國拒絕償還這些外債,那么這將同樣給西方的投資者帶來巨大的損失,尤其是國外的那些投資基金和養老金基金。
那么如此對比下來,中國大約有3.4萬億美元(即外匯儲備+企業投資)的國際資產處在西方可能施加的制裁風險之下,但中國同時擁有西方國家大約5.8萬億美元的資產和債務。
Hung Tran由此認為,中國在面對西方的全面制裁時,會比俄羅斯擁有更多反制的空間——只是一旦西方和中國走到這種地步,制裁的一方以及反擊的一方,都會在這場交鋒中遭遇沉重的損失。
2022-06-07 16:36:14
2022-06-07 16:08:45
2022-06-07 14:35:46
2022-06-07 14:18:48
2022-06-07 14:53:16
2022-06-07 11:16:15
2022-06-07 11:02:36
2022-06-07 11:36:36
2022-06-06 16:46:27
2022-06-06 17:21:51
2022-06-06 15:45:04
2022-06-06 15:16:19
2022-06-06 15:54:15
2022-06-06 15:25:02
2022-06-06 11:29:54
2022-06-06 10:50:48
2022-06-06 10:15:49
2022-06-06 10:35:05
2022-06-02 17:13:48
2022-06-02 16:24:34
2022-06-02 16:44:27
2022-06-02 14:25:00
2022-06-02 15:04:30
2022-06-02 14:41:56
2022-06-02 11: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