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已兩月有余,明眼人都看得出,所謂“美歐特殊關系”已蛻變為美國漁翁得利、歐洲一輸再輸。作為“親密伙伴”,歐洲到底被美國捅了多少刀?是時候盤點一下了。
一、燃料懸了
歐洲緊隨美國對俄全面制裁,導致全球能源價格飆升。但歐洲卻忘了美國是數一數二的能源生產大國,而自己只是先天不足的能源洼地。根據歐盟統計局數據,歐盟國家嚴重依賴俄羅斯石油(依賴度26%),天然氣、煤炭等依賴度超過40%。
主要國家如德國對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的依賴度更是高達35%和55%?;ㄆ煦y行預測,能源價格上漲將導致今年歐洲能源支出飛漲至1.2萬億美元,遠高于去年的3000億美元。
3月,歐元區能源價格同比上漲44.7%,成為通脹高企主因,歐洲多國民眾紛紛在網上泄憤。在各大社交媒體平臺,涉歐洲氣價上升的話題、視頻等引發大量關注,其中負面評論占絕大多數。不少歐洲人從最初的政治狂熱中回過神來,轉而反對對俄能源制裁。
美國卻在對俄禁令生效前夕大量購入俄羅斯原油。4月初,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副秘書波波夫表示,過去一周內美國從俄羅斯進口石油規模大幅增長43%,達到每天10萬桶。
美國一邊切斷俄羅斯與歐洲國家能源聯系,一邊從歐洲身上薅一把羊毛。美國金融市場數據提供商路孚特公司數據顯示,歐洲已連續四個月成為美國液化天然氣最大出口目的地,約占美國出口量的65%。
美國宣稱幫助歐洲“擺脫對俄能源依賴”,承諾今年額外向歐盟市場輸送150億立方米液化天然氣,到2030年前每年額外提供500億立方米。大餅畫得很美,可惜難以充饑——囿于液化氣站等基礎設施不到位和造價昂貴等因素,俄氣份額供給量短期內難以填補,大西洋彼岸的“暖流”根本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2022-06-07 09:12:32
2022-06-07 09:50:45
2022-06-07 13:37:51
2022-06-07 14:47:23
2022-06-07 09:44:05
2022-06-07 09:17:49
2022-06-07 09:20:43
2022-06-07 14:01:07
2022-06-07 11:24:45
2022-06-07 09:35:20
2022-06-07 11:13:39
2022-06-07 10:23:17
2022-06-07 09:37:50
2022-06-07 09:25:56
2022-06-06 14:55:51
2022-06-06 16:17:48
2022-06-06 11:22:23
2022-06-06 14:48:18
2022-06-06 16:05:19
2022-06-06 16:09:39
2022-06-06 09:29:00
2022-06-06 15:26:13
2022-06-06 09:11:34
2022-06-06 08:50:06
2022-06-06 08:3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