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拜登上臺的整體框架策略,不得不說,確實是一流團隊設計出來的。
先國內防疫,同步發福利,讓美國人配合;然后,對外開始籌謀對付中國;緊接著就是想辦法大基建刺激,確保美國經濟持續增長。
然而,截至目前,整體效果很有問題。
首先2021年實體經濟危機開始啟動,通脹往死里拉升的趨勢非常明顯。
而到了2022年至今,整個全球經濟也符合我們的超前研判,就是實體經濟危機的風險不斷向金融市場傳導。
此外,由于內部分歧巨大,拜登沒有能力進一步頒布新的大基建刺激法案,美國經濟動能面臨衰竭的風險。
最為關鍵的是,天天拱火中國,還要玩印太戰略,卻也忘記了一個根本性的公式:
美國負責中國的收入,中國負責美國的成本(通脹)。
這就使得拜登整體政策執行其實問題很大,可以說,是一流的設計,二流的執行,三流的應急響應。
現在通脹也控不住,俄羅斯也站到了中國這邊,遏制中國的效果也不好,癡呆有事沒事來罵你幾句,大基建也沒法頒布。
什么都想要,所以最終什么都沒有。
2022-06-07 09:12:32
2022-06-07 09:50:45
2022-06-07 13:37:51
2022-06-07 14:47:23
2022-06-07 09:44:05
2022-06-07 14:01:07
2022-06-07 09:17:49
2022-06-07 09:20:43
2022-06-07 11:24:45
2022-06-07 09:35:20
2022-06-07 11:13:39
2022-06-07 10:23:17
2022-06-07 09:37:50
2022-06-07 09:25:56
2022-06-06 14:55:51
2022-06-06 16:17:48
2022-06-06 11:22:23
2022-06-06 14:48:18
2022-06-06 16:05:19
2022-06-06 16:09:39
2022-06-06 15:26:13
2022-06-06 09:29:00
2022-06-06 09:11:34
2022-06-06 10:36:51
2022-06-06 09:4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