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讓本已不堪重負的世界雪上加霜,美國卻仍在千方百計拱火助戰。就在上周,美國領導人還要求國會批準一筆330億美元的“2022財年緊急補充資金”,其中高達204億美元將被用于對烏克蘭軍事和安全援助。
美國為什么熱衷“遞刀子”?因為“有票子”。正如前五角大樓軍事分析師富蘭克林・斯平尼坦言,“俄烏沖突爆發以來,五角大樓、K街(華盛頓游說公司聚集地)、軍工企業以及整個國會大廈內,都在悄悄開香檳慶祝。”
“戰爭對于美國來說是筆大生意”
美國建國不過240余年,其中只有十多年未曾對外開戰。一部美國史,也是美國軍工復合體的發家史。19世紀末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美國乘第二次工業革命東風,一舉超越曾經的“老大哥”英國,成為全球第一工業強國。美國實力暴漲,野心也跟著膨脹,迫切需要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來保障其不斷擴張的海外利益,這為美國軍工復合體的形成奠定了時代基礎。
二戰期間,作為歐洲戰場的“彈藥庫”,美國各大軍工企業實現爆發式發展。如今赫赫有名的五大軍工巨頭——洛克希德・馬丁、波音、諾斯羅普・格魯曼、雷神和通用動力——都自此發跡。
憑借可以左右巨額合同分配的權力,各色議員借軍工企業在各自選區創造就業、壓實票倉,和軍隊、軍工企業成為了一條繩上的螞蚱。軍工復合體模式由此正式確立。
2022-05-08 09:17:55
2022-05-08 09:57:48
2022-05-08 10:05:50
2022-05-08 09:37:55
2022-05-07 14:36:36
2022-05-07 08:32:49
2022-05-07 15:57:08
2022-05-07 15:52:47
2022-05-07 08:42:18
2022-05-07 13:49:49
2022-05-07 14:02:25
2022-05-07 15:17:44
2022-05-07 08:13:16
2022-05-07 08:49:04
2022-05-07 09:05:25
2022-05-07 09:35:05
2022-05-07 11:35:47
2022-05-07 10:02:13
2022-05-07 11:27:32
2022-05-07 08:53:29
2022-05-07 08:21:17
2022-05-07 08:24:54
2022-05-06 15:18:15
2022-05-06 14:40:42
2022-05-06 14: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