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美國和北約在歐洲搞集團對抗的行為,國際觀察人士早已洞若觀火。1998年,當美國國會參議院批準北約東擴計劃時,美“遏制戰略之父”喬治·凱南就指出,北約東擴“將是美在后冷戰時代犯下的最致命錯誤”。
基辛格、布熱津斯基等戰略家也指出,將北約擴大到烏克蘭是對俄羅斯的挑釁。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日前一針見血地指出,北約東擴與實現其“法定目標”毫無關系,而是在美國指揮下擴展領土,以達到加強和確立單極世界的目的。
三是打著“民主”旗號,干涉別國內政。
美國為掩蓋霸權主義本質,常常以“民主”“人權”等名義,肆意干涉別國內政。
1999年,北約以保護“人權”為由,對南聯盟進行78天持續轟炸,造成8000多平民死傷、近100萬人流離失所。美還以“民主改造”為由,出兵伊拉克和敘利亞,在這些國家踐踏人權,濫殺無辜,釀成血淋淋的悲劇。
據不完全統計,僅2001年后北約發動和參與的戰爭就奪去90萬人的生命,造成數以千萬計民眾流離失所。美還在世界各地策動“顏色革命”,以達到亂中漁利的目的。
事實證明,美國是一個戰爭成癮的國家。美“戰爭歷史網”指出,自建國以來,美有約93%的時間處于戰爭狀態。美《史密森學會雜志》統計,美2001年以來發動的戰爭和開展的軍事行動覆蓋了全球約40%的國家。
美國的所作所為使世人清醒地看到,美國的“民主”并非真民主,而是假借民主的名義,行恢復一超獨霸地位之實;是打著“民主”的幌子,行干涉別國內政之實;是以“民主”作偽裝,行搞“小圈子”“小集團”之實;是濫用“民主”的價值,行謀取地緣政治私利之實。
四是炮制“印太戰略”,攪亂亞太局勢。
美國“印太戰略”概念于2010年提出,此后幾經修改。今年2月,拜登政府發布新版“印太戰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赴印太地區大肆活動。這表明,即使在俄烏沖突背景下,美仍未放棄推高印太緊張、攪亂亞太局勢的圖謀。
“印太戰略”的實質,是美糾集其在印太的“盟友”“伙伴”,共同應對所謂的“中國威脅”。但是,無論美用什么樣的話語包裝,其背后隱藏的戰略野心、冷戰思維和霸權邏輯都可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美還打著促進地區合作的旗號,在亞太地區玩弄地緣博弈把戲,搞封閉排他的“俱樂部”,包括強化“五眼聯盟”、兜售“四邊機制”、拼湊“三邊安全伙伴關系”、收緊雙邊軍事同盟等,對地區和平穩定帶來嚴重威脅。
2022-06-07 09:08:40
2022-06-07 11:19:21
2022-06-07 14:55:42
2022-06-06 08:43:42
2022-06-06 09:37:42
2022-06-05 17:04:12
2022-06-04 10:59:02
2022-06-03 11:08:09
2022-06-02 16:22:46
2022-06-02 14:52:51
2022-06-02 08:35:42
2022-06-01 15:53:56
2022-06-01 13:53:49
2022-06-01 08:56:13
2022-05-31 09:56:59
2022-05-31 11:44:13
2022-05-30 15:52:00
2022-05-30 08:52:53
2022-05-29 10:5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