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大背景下,??松梨?、殼牌、英國石油公司等能源巨頭,都已明確表示要退出俄羅斯的業務。
早在2月底,荷蘭能源公司殼牌便宣布,退出與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石油公司合資的企業或項目。
其中,就包括我們今天談的“薩哈林2號”項目。
殼牌是“薩哈林2號”項目的第二大持股方,占股高達27.5%。有媒體報道,殼牌退出后,或將面臨50億美元的損失。
匿名業內資深人士透露,對于殼牌而言,“薩哈林2號”項目的談判如同“噩夢”一般。
狠話已撂下,這顆苦果,殼牌只好咬牙吞下了。
對比殼牌,同樣是“薩哈林2號”項目股東的日本,態度就很曖昧。
在烏克蘭危機爆發后,日本政府緊隨歐美參與了對俄羅斯的多輪制裁。
比如,禁止從俄羅斯進口伏特加、汽車和摩托車零部件等38種商品;正式取消俄國的最惠國待遇;針對俄羅斯個人凍結了約四百人的資產……
但是,當歐美試圖擴大對俄的能源制裁時,日本卻猶豫不決。
2022-05-08 13:33:10
2022-05-08 09:17:55
2022-05-08 09:57:48
2022-05-08 10:05:50
2022-05-08 12:46:44
2022-05-08 13:50:56
2022-05-08 13:42:18
2022-05-08 09:37:55
2022-05-07 14:36:36
2022-05-07 15:52:47
2022-05-07 15:57:08
2022-05-07 08:32:49
2022-05-07 08:42:18
2022-05-07 13:49:49
2022-05-07 15:17:44
2022-05-07 14:02:25
2022-05-07 08:13:16
2022-05-07 08:49:04
2022-05-07 11:35:47
2022-05-07 09:35:05
2022-05-07 09:05:25
2022-05-07 10:02:13
2022-05-07 11:27:32
2022-05-07 08:53:29
2022-05-07 08: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