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糟糕的是,這場戰爭進一步加劇了中國與美國及其盟友之間的緊張關系。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和英國都表示,他們將加入美國的行列,繼續對與俄羅斯開展業務的中國公司實施二級制裁。
最后,烏克蘭戰爭加深了中國內部政治立場的分歧。在微信和其他社交媒體平臺上,網絡上形成了支持和反對俄羅斯的兩種觀點。例如,沖突開始后不久,一些中國網民重提歷史上沙俄對中國的侵略。
2
美國在俄烏沖突上“火上澆油”
盡管戰爭給中國帶來了不少負面影響,但中國并不準備接受美國處理沖突的方式。自沖突開始以來,中國政府一直認為,美國極力推動北約東擴是對俄羅斯安全底線的挑釁,是美國有意讓戰爭升級,從而達到削弱俄羅斯和中國的目的。3月5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的電話中表示,中方反對任何在烏克蘭“火上澆油”的行為。
此后,中國領導人和記者不斷重復這一說法,強調中國對美國意圖的不信任感。央媒《人民日報》于3月30日發表社論,認為美國“火上澆油是為政治解決這一危機制造更大的障礙。”
戰爭發生之前,美國向俄羅斯施加了嚴厲的經濟制裁,但都未能阻止俄羅斯發動戰爭,于是美國將其目標從結束沖突轉變為延長沖突。3月26日美國總統拜登訪問波蘭的一次演講中說:“這場戰爭不會在幾天或幾個月內取得勝利。我們需要為未來的長期斗爭而堅強起來。”
2022-06-08 08:55:22
2022-06-07 09:08:40
2022-06-07 14:55:42
2022-06-07 11:19:21
2022-06-06 08:43:42
2022-06-06 09:37:42
2022-06-05 17:04:12
2022-06-04 10:59:02
2022-06-03 11:08:09
2022-06-02 16:22:46
2022-06-02 14:52:51
2022-06-02 08:35:42
2022-06-01 15:53:56
2022-06-01 13:53:49
2022-06-01 08:56:13
2022-05-31 09:56:59
2022-05-31 11:44:13
2022-05-30 15:52:00
2022-05-30 08: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