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刊文,證實俄黑海艦隊副司令、一級艦長安德烈·帕利在馬里烏波爾戰役中犧牲。這已經不是俄羅斯犧牲的第一位高級將領,事實上在俄烏戰場上,俄高級將領屢次遭遇“斬首行動”。
其中確實有“第五縱隊”的關系,但更重要的是,在俄烏戰場上,美國除了沒有派兵直接參戰之外,竟是在場外“遙控”這場戰爭。換句話說,美俄已經在戰場上交鋒了!
這是什么意思呢?
2015年,素有硅谷鋼鐵俠之稱的埃隆·馬斯克突然宣布,SpaceX將啟動一個名為“星鏈”的計劃,該計劃預計在2019年到2024年期間,在太空近地軌道部署1.2萬顆衛星。
這些衛星干什么用呢?
給出的說辭,肯定是“造福人類”這樣冠冕堂皇的神圣理由。
結果,俄烏戰爭戳穿了美國政府以及埃隆·馬斯克打造“星鏈”計劃的謊言。因為,“星鏈”成為了美國用在俄烏戰場上的“殺人幫兇”。
2月26日,曾是無數人偶像的埃隆·馬斯克,親自宣布“星鏈”服務系統將在烏克蘭戰場上啟動,并向烏克蘭發送更多的終端。
截至2022年1月16日,正處于運行狀態的“星鏈”衛星達到了1469顆,并且還有272顆正在進入軌道。
這意味著,在馬斯克決定讓“星鏈”加入到俄烏沖突這一刻,戰場上的俄軍頭頂上,便多出了至少1469顆“眼睛”,死死地盯著俄軍的任何細微行動,而且完全不需要眨眼睛。
你以為這就夠可怕了嗎?還沒完呢!
美國利用大數據和AI人臉識別技術,在“星鏈”與無人機的交叉互動下,開始搜索有價值的“斬首目標”。這些無人機的操作者,其中不乏西方國家派出的一些以“雇傭軍”身份,幫助烏克蘭戰斗的技術人員。但是,提供數據、AI技術,甚至防范俄軍通過“黑客技術”截獲無人機的“安全團隊”很可能在烏克蘭這個國家之外。
這意味著,美國不僅介入了俄烏戰場,很可能還在“遙控”這場戰爭。
哪怕俄軍撕掉軍銜,也擋不住頭頂上的1400多顆“眼睛”,更擋不住無數無人機在天空中邊穿梭,邊進行人臉識別。
可怕的事情,到這里就結束了嗎?并沒有結束。
無人機可以直接執行“斬首行動”,但是無人機目標還是比較“大”。只要俄軍小心防范,是能及時發現和做出反應的,起碼不容易被烏軍的無人機偷襲。這時候,美國跟俄羅斯玩了一個“陰招”。
他們怎么做的呢?
先讓頭頂上的那些密密麻麻的“眼珠子”,盯緊地面上俄軍的動向。隨后借助連通的大數據,以及裝有AI人臉識別的無人機開始比對目標身份。
2022-06-08 08:59:59
2022-06-08 09:07:27
2022-06-08 09:13:30
2022-06-08 08:41:10
2022-06-08 09:29:12
2022-06-08 09:20:46
2022-06-08 09:25:49
2022-06-08 09:10:16
2022-06-08 09:58:56
2022-06-07 09:12:32
2022-06-07 09:50:45
2022-06-07 13:37:51
2022-06-07 14:47:23
2022-06-07 09:44:05
2022-06-07 14:01:07
2022-06-07 09:17:49
2022-06-07 11:24:45
2022-06-07 09:20:43
2022-06-07 09:35:20
2022-06-07 11:13:39
2022-06-07 10:23:17
2022-06-07 09:37:50
2022-06-07 09:25:56
2022-06-06 14:55:51
2022-06-06 16:17:48